188体育在线充值“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人民論壇) 湖北武漢江漢關大樓下,人們在璀璨的夜景中齊聲倒數,迎接2023年的到來;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鮮艷的五星紅旗迎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緩緩升起,萬羽和平鴿飛向天空。告別極不尋常的2022年,無數人在時序更替中滿懷憧憬與希冀。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不變的是萬千奮斗者拼搏的身姿—— 鐵路工人冒著刺骨寒風,為滿載電煤、即將遠行的列車做裝車檢查;施工人員在山坡上艱難作業,進行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一處鐵塔的橫擔吊裝;數百名工人及管理人員加班加點,在創新園區施工現場干得熱火朝天……新年伊始,許多人堅守崗位,讓“奮斗”這一詞語更加閃亮。 “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拼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強調“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堅定有力的話語,鼓舞億萬中華兒女砥礪堅如磐石的信心,激揚接續奮斗的雄心,用實干成就未來。 大道如砥,奮斗如歌,時間不會辜負奮斗者。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叩石墾壤、挖山不止,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嶺中開辟出一條“人工天河”。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詮釋著幸福源于奮斗的樸素邏輯。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饋以最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最壯麗的日出。進入新時代,我們之所以能攻克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創造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關鍵就在于億萬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協力、接續奮斗。正如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的:“歷史長河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創造了今天的中國。” 蘇軾在《思治論》中有言:“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意味著勇毅擔當與高遠境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回首來時路,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一起向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再出發,我們不敢有絲毫的自滿,選擇奮斗才能行穩致遠。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清醒,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務必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讓奮斗成為奔向幸福的“通行證”。 向前進,我們懷有無比的自信,依靠奮斗必將抵達彼岸。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激發奮斗豪情,昂揚奮斗精神,堅定必勝信念,在增強歷史自覺中把握歷史主動,一步一個腳印攀爬奮斗的階梯,我們必將“踏平坎坷成大道”,不斷用實績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新征程上,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同時間賽跑、同歷史并進,以萬眾一心、矢志如一的奮斗擁抱未來,更偉大的奇跡正等待我們去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人民日報李浩燃)
中新社三亞1月3日電題:三亞元旦假期旅游見聞:“熟悉的氛圍日漸回歸” 中新社記者王曉斌 2023年元旦假期是中國進入疫情防控新階段后迎來的首個節假日。在熱門旅游目的地海南三亞,游客安逸地享受假期,旅游業者忙碌著提供服務,“熟悉的氛圍日漸回歸”。 享用海鮮大餐、在沙灘愜意曬太陽、去知名景區打卡拍照……這個冬天,來三亞的游客有人“窩”在酒店,更多人選擇戶外的椰風海韻。 北京游客王先生帶全家人在三亞跨年,他笑稱一家人已經“陽康”(感染新冠病毒后已康復),“艱難總會過去”。假日與家人逛逛景區、走走沙灘,他再飛回北京工作,留下老少在三亞過冬。 “通過酒店收到的訂單,我們可以感受到全國各地客人出行的信心已然恢復,而且熱度持續高漲。”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市場公關部高級總監徐翔宇介紹說,2022年12月底酒店客房每天入住率接近90%,今年春節期間的預訂量也一路看漲,預計屆時三亞旅游市場會形成新高潮。 排隊是旅游旺季的鮮明特征之一。記者元旦假期在三亞走訪發現,熱門酒店旅客排隊入住,免稅店內消費者排隊買單,景區停車場車輛排隊入場。此外,由導游舉旗帶隊的團隊游客,在三亞各大景區重現。 “當前景區客流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副總裁馮超說,看著客流數據日漸回歸,員工非常激動,工作熱情飽滿。馮超注意到,相比2019年,如今游客在旅游消費產品選擇上更精準,“純觀光、潛水,或是露營?很多游客在上島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決定”。因此,景區產品研發精細化,服務方面注重舒適度,“不辜負游客三亞之行”。 旅游市場熱度的回歸意味著從業者的忙碌。連日來,除了日常工作,三亞天涯海角游覽區營銷總監李艷嬌和同事們還在為一場新春音樂會做各種準備:設計海報、聯系演出嘉賓、安排票務工作…… “近期不停地策劃、實施各種活動,想讓游客有新鮮體驗”。李艷嬌說,過去三年起起伏伏像是“歇了”三年,回歸熟悉的忙碌狀態,“能給大家帶來更多歡樂,是我們旅游行業從業者的初心”。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景陽通訊員胡紅波)近日,記者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內蒙古大學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在探索新型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能源類期刊《先進能源材料》。 在“碳中和”的國際大背景下,設計具有高活性和選擇性的二氧化碳電還原催化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前景。當前,金、銀、銅、鉑等貴金屬及其相關材料仍然是人們探索二氧化碳還原電催化劑的熱點。然而,貴金屬催化劑具有催化活性低、產物選擇性差以及析氫效率高等問題。 內蒙古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趙忠龍副教授帶領團隊,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首次提出了雙金屬單層電催化劑表面的“雙位泛函”機制。該機制能夠有效地抑制析氫副反應,并提升將二氧化碳電還原為甲酸產物的活性和選擇性。然而,通過實驗合成具有超薄殼層的雙金屬電極,仍然是一個挑戰。鑒于此,此次研究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方法,首次提出過渡金屬碳化物和氮化物可以作為貴金屬單層的襯底。在保留“雙位泛函”的基礎上,這種襯底能夠顯著提升催化劑的電化學穩定性。 實驗表明,碳化物和氮化物支撐貴金屬單層以及單層團簇催化劑中存在氫—襯底反鍵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能夠打破吸附氫與二氧化碳還原中間物之間的能量線性關系。此外,研究團隊還通過理論模擬預測了一系列具有較高甲酸、甲醇和乙烯等碳氫化合物產物選擇性的新型電催化劑,為提升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性能提供了新思路。(科技日報)